棉花子
174 2023-09-28
鷸肉
(《本草拾遺》)
【來源】為鷸科動物紅腳鷸或鷸屬其他種動物的肉。
【動物形態(tài)】紅腳鷸
體長約27厘米。嘴長,端部黑色,上嘴基部褐色,下嘴基部角黃色。虹膜黑褐色。頭頂部淺紅褐色;從嘴基到眼上白,中有褐斑;頭側(cè)和頸側(cè)白,中有暗褐條紋;眼先暗褐,略有白斑。上體灰褐,上背及翅上的大、中覆羽和三級飛羽均淺紅褐色,各羽中央有寬窄不等的黑褐色縱紋和橫斑;下背和腰純白;初級飛羽和初級覆羽黑褐色,內(nèi)?邊緣有白色闊斑,端部白色而雜以黑褐斑;小覆羽灰褐色。尾上覆羽和尾羽均白色,而有黑褐色橫斑。下體白,雜有許多暗褐色縱紋,下腹和肛周幾無,在脅處則縱紋轉(zhuǎn)為橫斑;尾下覆羽端部有黑褐色羽干紋和少許橫斑。腳橙紅色,爪黑色。
棲息于海岸、沼澤、池塘、河口三角洲等地。大多單個活動,有時亦成對。食物為昆蟲、軟體動物中的瓣鰓類以及甲殼動物、環(huán)節(jié)動物的毛足類等。繁殖于新疆西部、甘肅、西藏南部、青海;見于東北南部沿海至海南島,以及四川、云南等地為旅鳥;并在廣東及臺灣等處越冬。
【性味】《綱目》:"甘,溫,無毒。"
【功用主治】①《本草拾遺》:"補虛噓,甚暖人。"
②《隨息居飲食譜》:"暖胃,補虛。"
黿甲 (《本草拾遺》) 【來源】為鱉科動物黿的甲殼。 【動物形態(tài)】黿,又名:綠團魚、癩頭黿。 為鱉類中之大型者,體長一般為26~72厘米。吻端很短;背甲近圓形,散生小疣,暗綠色;腹面及前肢外緣和蹼,均...
魚狗 (《本草拾遺》) 【異名】鴻、天狗(《爾雅》),水狗(《爾雅》郭璞注),魚虎、魚師(《禽經(jīng)》),翠鳥(《本草拾遺》),翠碧(《埤雅》),翠碧鳥(《綱目》),魚翠(《綱目拾遺》),鉤魚郎、金鳥仔、...
魚鰾 (《綱目》) 【異名】髖蹼(《齊民要木》),髖鮪、魚白、鰾(《本草拾遺》),魚膠(《三因方》),白鰾(《普濟方》),魚脬、?膠(《綱目》),魚肚(《醫(yī)林纂要》)。 【來源】為石首魚科動物大黃魚、...
鳙魚 (《本草拾遺) 【異名】髑魚(《山海經(jīng)》),?魚(《上林賦》),皂包頭、皂鰱(姚可成《食物本草》),黑包頭魚(《食物本草會纂》),鳙頭鰱(《醫(yī)林纂要》),鱘魚(《本草求原》),包頭魚(《隨息居飲...
鷹嘴爪 (《本草拾遺》) 【來源】為鷹科動物蒼鷹的嘴和腳爪。動物形態(tài)詳"鷹骨"條。 【功用主治】主五痔,燒為末服之。...
蒲州豉 (《本草拾遺》) 【性味】①《本草拾遺》:"味咸,無毒。" ②《綱目》:"咸,寒,無毒。" 【功用主治】《本草拾遺》:"主解煩熱,熱毒,寒熱,虛勞,調(diào)中,發(fā)汗,通關(guān)節(jié),殺腥氣,傷寒鼻塞。"...
假辣蓼 (《陸川本草》) 【異名】白辣蓼(《嶺南大學校園植物名錄》),大馬蓼(《常用中草藥彩色圖譜》)。 【來源】為蓼科植物酸模葉蓼的全草。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酸模葉蓼 一年生草本,高20~120厘米。莖直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