苦丁茶
189 2023-09-28
【中文名】:無患子(《本草拾遺》)
【類別】:種子類
【異名】穗子(《多能鄙事》),木患子、肥珠子、油珠子、菩提子(《綱目》),木挽子、油患子(《中國(guó)樹木分類學(xué)》),圓肥皂、桂圓肥皂(《現(xiàn)代實(shí)用中藥》),洗手果、苦枝子(《廣西中獸醫(yī)藥植》)。
【來源】為無患子科植物無患樹的種子。
【植物形態(tài)】無患樹(《本草拾遺》),又名:桓(《山海經(jīng)》),拾櫨木(崔豹《古今注》),?婁、櫨木(《纂文》),噤婁(《本草拾遺,),拾櫨鬼木(《中華古今注》),盧鬼木(《綱目》),黃目樹(《臺(tái)灣府志》),目浪樹。
落葉或常綠喬木,高達(dá)25米。枝開展,小枝無毛,密生多數(shù)皮孔;冬芽腋生,外有鱗片2對(duì),稍有細(xì)毛.通常為雙數(shù)羽狀復(fù)葉,互生;無托葉;有柄;小葉8~12枚,廣披針形或橢圓形,長(zhǎng)6~15厘米,寬2.5~5厘米,先端長(zhǎng)尖,全緣,基部闊楔形或斜圓形,左右不等,革質(zhì),無毛,或下面主脈上有微毛;小葉柄極短。圓錐花序,頂生及側(cè)生;花雜性,小形,無柄,總軸及分枝均被淡黃褐色細(xì)毛;萼5片,外2片短,內(nèi)3片較長(zhǎng),圓形或卵圓形;花冠淡綠色,5瓣,卵形至卵狀披針形,有短爪;花盤杯狀;雄花有8~10枚發(fā)達(dá)的雄蕊,著生于花盤內(nèi)側(cè),花絲有細(xì)毛,藥背部著生;雌花,子房上位,通常僅1室發(fā)育;兩性花雄蕊小,花絲有軟毛。核果球形,徑約15~20毫米,熟時(shí)黃色或棕黃色。種子球形,黑色,徑約12~15毫米。花期6~7月。果期9~10月。
分布安徽、江蘇、浙江、江西、湖北、湖南、福建、臺(tái)灣、廣東、廣西、四川、貴州、陜西等地。
本植物的根(無患樹世)、韌皮(無患樹皮)、嫩枝葉(無患子葉)、果肉(無患子皮)、種仁(無患子中仁)亦供藥用,各詳專條。
【采集】采摘成熟果實(shí),除去果肉,取種子曬干。
【藥材】干燥的種子呈球形,徑長(zhǎng)14毫米。外表黑色,光滑。種臍線形,周圍附有白色絨毛。種皮骨質(zhì),堅(jiān)硬。無胚乳,子葉肥厚,黃色,胚粗壯稍彎曲。
產(chǎn)廣東、廣西等地。
【化學(xué)成份】含無患子皂甙(sapindussaponin)、脂肪油、蛋白質(zhì)。
【性味】苦,平,有毒。
①《本經(jīng)逢原》:"苦,平,無毒。"
②《南寧市藥物志》:"苦澀,有小毒。"
【功用主治】清熱,祛痰,消積,殺蟲。治喉痹腫痛,咳喘,食滯,白帶,疳積,瘡痹,腫毒。用于白喉癥,精囊病,淋濁尿頻。清熱,祛痰,消積,殺蟲。喉痹腫痛、咳喘、食滯、白帶、疳積、瘡癬、腫毒。
①《生草藥性備要》:"止血;煨食殺蟲,去膩;煮膏藥?kù)铒L(fēng)、消腫、拔毒。"
②《廣西中藥志》:"燒灰研末吹喉治聲啞。"
③《浙江天目山藥植志》:"治各種喉癥,感冒發(fā)熱,百日咳,白濁,白帶,小兒疳積。"
【用法與用量】?jī)?nèi)服:煎湯,1~2錢;研末或煨食。外用:研末吹喉、擦牙,或煎湯洗、熬膏涂。
【貯藏】置通風(fēng)干燥處。
【選方】①治雙單鵝喉:無患于三錢,鳳尾草三錢,煎服。
②治鵝喉:無患子二錢,元明粉一錢五分,梅片六分,研極細(xì)末吹喉。嚴(yán)重者加麝香一分。
③治哮喘:無患子煅灰,開水沖服,小兒每次六分,成人每次二錢,每日一次,連服數(shù)天。(①方以下出《嶺南草藥志》)
④治蟲積食滯:無患子五至七粒,煨熟吃,每日一次,可連服數(shù)日。(《廣西民間常用草藥》)
⑤治厚皮癬:無患子酌量,用好醋煎沸,趁熱搽洗患處。(《嶺南草藥志》)
⑥治牙齒腫痛:無患子一兩,大黃、香附各一兩,青鹽半兩,泥固煅研,日用擦牙。(《普濟(jì)方》)
⑦去風(fēng)明目。用無患子皮、皂角、胡餅、草菖蒲,同捶碎,加漿水調(diào)作彈子大,取以泡湯洗頭,能去風(fēng)明目。
⑧洗面去斑。用無患子上搗爛,加白面和為在丸,每日取以洗面,去垢及斑,甚效。
⑨子中仁:牙齒腫痛。用肥珠子一兩,大黃、香附各一兩,青鹽半兩,泥土固封,火煅,研細(xì)。每日取以擦牙。
【臨床應(yīng)用】治療滴蟲性陰道炎
取洗凈去皮的無患子1斤,加水1000毫升煎成濃液。每次取50~100毫升加溫開水1000毫升稀釋,按常規(guī)灌洗陰道,每日1次,7~10天為一療程。同時(shí)配合清熱化濕的中藥內(nèi)服。經(jīng)治10例均于灌洗一療程后,復(fù)查滴蟲陰性。5例追蹤觀察2~3個(gè)月未見復(fù)發(fā);1例于2月后復(fù)發(fā),再行治療仍然有效。
【中文名】吳茱萸(《本經(jīng)》) 【類別】果實(shí)類 【異名】吳萸(《草木便方》),左力(《南寧市薊物志》)。 【來源】為蕓香科植物吳茱萸的未成熟果實(shí)。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吳茱萸,又名:辣子、臭辣子樹、氣辣子、曲藥...
無患子中仁 (《本草拾遺》) 【來源】為無患子科植物無患樹的種仁。植物形態(tài)詳"無患子"條。 【化學(xué)成分】見"無患子"條。 【性味】《綱目》:"辛,平,無毒。" 【功用主治】消積辟惡。治疳積,蛔蟲病,腹...
【中文名】:烏桕根皮 【類別】:皮類 【英文名】:ChineseTallowtreeRoot-bark 【別名】:木樟樹、卷子樹、白蠟樹、蠟燭樹 【來源】:為大戟科植物烏桕Sapiumsebiferu...
【中文名】烏蘞莓(《唐本草》) 【類別】全草類 【異名】拔、蘢葛(《爾雅》),龍尾、虎葛(《爾雅》郭璞注),五葉莓(陶弘景),籠草、烏蘞草(《蜀本...
【中文名】:無花果(《救荒本草》) 【類別】:果實(shí)類 【異名】阿笠、阿驛、底珍(《酉陽(yáng)雜俎》),天生子(《滇南本草》),映日果(《便民圖纂》),優(yōu)曇缽(《廣州志》),蜜果(《群芳譜》),文仙果(《草木...
巴豆樹根 (《綱目》) 【異名】大葉雙眼龍根、擋蛇劍、獨(dú)行千里(《嶺南草藥志》)。 【來源】大戟科植物巴豆的根莖,植物形態(tài)詳巴豆條。 【采集】全年可采。洗凈,切片,曬干。 【...
犁頭草 (《江西民間草藥》) 【異名】紫金鎖、紫花地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