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薇根
60 2023-10-07
狐肉
(《唐本草》)
【來源】為犬科動物狐的肉。
【動物形態(tài)】狐(《詩經(jīng)》),又名:龍狗、毛狗。
體長60~90厘米,尾長40~60厘米,體重5~10公斤。外形似狗而略細長,顏面部狹,吻尖,耳大,四肢比較短,肛門附近有臭腺,能分泌可憎的狐騷氣味。尾毛蓬松。毛色變異很大,一般頭部灰棕色,耳背面黑或黑褐色,唇和下頦到前胸部暗白色。背紅棕色,頸、肩和身體兩側(cè)稍帶黃色。胸腹部白色或黃白色。尾部與背色相同,尾尖端白色。四肢淺褐色或棕色,外側(cè)有寬狹不等的黑褐色紋。
棲居森林、草原、丘陵等處的樹洞或土穴中。嗅覺、聽覺發(fā)達,晝伏夜出,行動敏捷。食性很雜,喜食老鼠、野兔、各種野禽;此外,亦食昆蟲、蛙、魚及野果;有時盜食家禽。分布東北、內(nèi)蒙古、新疆、河北、山西、陜西、山東、甘肅、四川、湖南、湖北、浙江、福建、廣東、廣西、云南、青海等地。
本動物的頭(狐頭)、四足(狐四足)、心(狐心)、肝(狐肝)、膽(狐膽)、腸(狐腸)亦供藥用,各詳專條。
【性味】甘,溫。
①《食療本草》:"溫,有小毒。"
②《日華子本草》:"暖,無毒。"
③《綱目》:"甘,溫,無毒。"
【功用主治】補虛暖中,解瘡毒。治虛勞,健忘,驚癇,水氣黃腫,疥瘡。
①《唐本草》:"作腥食之,主疥瘡久不差者。"
②孟詵:"補虛,又主五臟邪氣。"
③《醫(yī)學(xué)入門》:"補虛,治健忘。"
④《四川中藥志》:"治水積黃腫。"
【用法與用量】內(nèi)服:煮食或煎湯,4~8兩。
【選方】①治驚癇,神情恍惚,語言錯謬,歌笑無度:狐肉一片及五臟,治如食法,豉汁中煮,五味和作羹或作粥、炙食,并得。京中以羊骨汁鯽魚替豉汁。(《食醫(yī)心鏡》狐肉羹)
②治水積黃腫:狐肉配陳臘肉燉服。(《四川中藥志》)
③治疥瘡不瘥:狐肉、一支箭,夏枯草、蒲公英、側(cè)耳根。共燉湯服。(《四川中藥志》)
狐心 (《吉林中草藥》) 【來源】為犬科動物狐的心,詳"狐肉"條。 【功用主治】補益,鎮(zhèn)痙。治癲狂。 【用法與用量】內(nèi)服:和藥煮食。 【選方】①治精神失常:狐心一個,朱砂二錢(研末)。共用瓷鍋煮熱,一...
狗舌草 (《唐本草》) 【異名】狗舌頭草、白火丹草、銅交杯、糯米青、銅盤一枝香(《浙江民間常用草藥》)。 【來源】為菊科植物狗舌草的全草。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狗舌草 多年生草本,根多數(shù),細索狀。莖單一,直立...
葛蔓 (《唐本草》) 【異名】葛藤蔓(《衛(wèi)生易簡方》)。 【來源】為豆科植物葛的藤莖。植物形態(tài)詳"葛根"條。 【功用主治】治癰腫,喉痹。 ①《唐本草》:"燒為灰,水服方寸匕,主喉痹。" ②《綱目》:"...
?蔥 (《唐本草》) 【異名】格蔥(《千金食治》),山蔥(《唐本草》),隔蔥、鹿耳蔥(《救荒本草》)。 【來源】為百合科植物?蔥的鱗莖。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?蔥 多年生草本。鱗莖長橢圓形,鱗莖皮成絲網(wǎng)狀。葉...
浮萍 (《唐本草》) 【異名】蘋(《爾雅》),水萍、水花(《本經(jīng)》),浮?、碎(《爾雅》郭璞注),萍子草(《補缺肘后方》),水白、水蘇(《別錄》),小萍子(《本草拾遺》),浮萍草(《本草圖經(jīng)》),水蘚...
假葡萄 (《廣西藥植名錄》) 【異名】補刀藤、穿過山、山葫蘆(《廣西藥植名錄》)。 【來源】為葡萄科植物小果野葡萄的根皮、莖葉。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小果野葡萄 木質(zhì)藤本,有間斷性卷須。枝圓柱形,幼時被白色或...
瓜子金 (《植物名實圖考》) 【異名】金鎖匙、神砂草、地藤草(《植物名實圖考》),遠志草(《分類草藥性》),小遠志(《中國藥植志》),辰砂草、驚風(fēng)草、瓜米細辛、魚膽草(《貴州民...